在國外刷到《毛雪汪》番外卻卡成PPT?我翻出當年追劇的辛酸史,原來大家都一樣

昨晚刷到陳赫和陳星旭在《毛雪汪》跳《世界超有趣》的魔性舞蹈時,我正癱在溫哥華公寓的沙發上啃薯片——畫面卡在陳赫扭到一半的動作,那個撅著屁股的定格畫面,讓我突然想起三年前在宿舍用VPN追《陳情令》,每到魏無羨吹笛子就卡成電音現場的噩夢。

說真的,你們能想像嗎?陳星旭跳完舞後對著鏡頭wink的瞬間,進度條的緩衝圈轉得比我老家村口的石磨還慢。上次遇到這種煎熬還是等外婆燉紅燒肉的時候,鍋蓋縫裡飄出的香氣勾得人坐立難安,現在換成手機螢幕上轉不停的灰圈圈,連毛毛和雪琴還沒露臉呢,我已經啃完半包原味樂事。

我閨蜜在悉尼更慘,她為了看《毛雪汪》番外特地充了騰訊視頻會員,結果畫面糊得像是透過毛玻璃看表演。她氣得在群組裡發語音:「陳赫的臉都糊成馬賽克了!我還以為他在跳蒙面舞王!」最後她只能盯著彈幕裡劇透的「赫哥摔跤了」「星旭忘動作」乾著急,像極了小時候扒在鄰居窗口偷看《還珠格格》的我們。

其實去年就有數據顯示,超過60%的海外華人遇到過地區限制(來源:2023跨境娛樂消費報告),我表弟在柏林學電影,他說最魔幻的是看《漫長的季節》時,每次範偉老師要講關鍵台詞就卡住,搞得他以為是什麼新型懸疑手法。後來才發現是網路波動,氣得他寫了篇《論緩衝圈對敘事節奏的破壞性》當作業。

寫到這裡突然想起,當年追《甄嬛傳》時我在多倫多打工,每天凌晨蹲在便利店用WiFi下載更新,有次看到甄嬛哭訴「這些年的情愛與時光」時突然斷網,我對著「是否重新連接」的彈窗,差點把關東煮的湯灑在手機上。現在想想,我們這代海外黨的追劇史,簡直是部與緩衝圈鬥智鬥勇的血淚史。

在國外刷到《毛雪汪》番外卻卡成PPT?我翻出當年追劇的辛酸史,原來大家都一樣

不過說真的,當終於流暢看完《毛雪汪》裡毛毛被陳赫逗得笑出鵝叫的片段時,那種幸福感就像小時候終於集齊小浣熊水滸卡。你們呢?在國外追劇時最崩潰的瞬間是什麼?是看到男女主即將接吻時突然480p,還是主題曲響起時突然跳回片頭?歡迎在評論區吐苦水——